最初從Intel Broadwell-E 售價謠言滿天飛,到NVIDIA Pascal卡王售價大爆走,大廠效能擠牙膏的狀況在2016年不斷上演,定價卻是屢創新高。。。
暫定需求方針如下
處理器 Skylake的下一代
主機板 搭配前者
散熱器 不想潮到出水,塔散就好
記憶體 沒用過16G以上,32G好像很屌
系統碟 超快的SSD
顯示卡 單核卡王
電供 配備數位監控
螢幕 至少要三個,少了不習慣,兩大顯卡廠推出的G-Sync跟FreeSync好像很屌
機殼 要Show出配備才夠殺,迎廣的看起來超讚
然後是整理情報與等待發售的分隔線
Intel下一輪的新系列只有Refresh,捨棄較慢發售的Kaby Lake,改走高階平台路線,Broadwell-E較早推出,雖然頂級買不起,考量到未來升級性,PCIe通道數多較有利
2011v3 socket主機板大都可以沿用,但也有廠商隨Broadwell-E趁勢推新品,台灣廠牌Gigabyte、ASUS、MSI美國售價換算都比台灣便宜很多,雖然是享受不到的價格但依然減低我購買意願,這時發現EVGA X99主機板台灣新上市的促銷價竟然比美國還划算!
記憶體DDR4起跳頻率2133MHz,結果碰到記憶體價格大跌後反漲,一般記憶體2666比超頻散熱片款式還貴,當然選高級款式有利超頻
SSD主看當紅的NVMe介面,簡潔殼內走線之外速度還遠高於SATA AHCI產品,OCZ剛好推新品,只有水貨但全球保固應該很讚
顯示卡Nvidia新架構Pascal好像很厲害,哪知單核卡王Titan價格創新高又買不起
晚發售之外又限量限管道,G-sync額外費用對我三台螢幕來說也很吃重,AMD freesync比較經濟實惠,未來一定因此成為主流,選擇性一定比較多,暫時只有Polaris可以選,未來想換Vega可以把Polaris淘汰給老婆升級,但此時[G心叵測]風暴正席捲台灣顯卡界,大幅影響局勢。
螢幕不要TN,一定要27" FreeSync,acer好像便宜大碗但沒跟到展場促銷有點可惜,電供剛好碰到人拋售Corsair新品。
衡量預算之後,開出來的配備大致如下
處理器 Broadwell-E i7-6850K
散熱器 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IB-E Extreme
主機板 EVGA X99 FTW K
記憶體 Crucial DDR4-2666 Ballistix Tactica 8G*4 共32G
系統碟 OCZ RD400 256G
顯示卡 PowerColor AXRX 480 8GBD5-3DH/OC
電供 CORSAIR RM850i
螢幕 acer XZ271 x3台
採購時因為手頭有些美金,想嘗試直接付給美國看會不會比較划算,有幾樣是從Amazon.com買的
機殼最初看上迎廣 H-Frame 2.0,後來發現預算不足,改看Thermaltake Core P5,又因為體積與配置方式不滿意,只好拿2020鋁條自己做一個
我希望 硬碟抽取槽/光碟機/各種資訊面板 在螢幕下方橫向展開,拿免費的LibreCAD進行粗略規劃 (沒學過製圖只能亂畫一通),不是很精準的設計圖,只是各零件的相對位置。
考慮走線路徑之後,決定用主機板擺右邊的配置
淘寶訂製的 "2020歐標鋁型材" ,溝槽一堆切割碎屑待清理
全部選用內置型的L型連接件,外觀比較簡潔,缺點是事後很難調整
我拿電鑽+氣泡紙+砂紙 製作成簡易打磨設備,處理鋁條切面太銳利的地方
為了固定各種規格的電腦零件,我設計了一款鋁合金材質的萬用橢圓片
沒有角度限制,所以理論上可以適應各轉連接距離
可以鎖主機板,電源供應器,介面卡,甚至成為5.25"擴充槽的支撐點,預留小孔可攻M3(細牙)或#6-32(粗牙)螺絲孔,或擴孔將螺絲直接穿過使用
然後試組,拿待廢棄的光碟機定位出5.25"擴充槽的鎖孔,還有備用的白牌電源供應器模擬鋁片擺設位置
主機板還沒到貨,先來試組開關面板
預先買好的Cherry綠軸與軸用LED,旁邊是對照顏色用的青軸鑰匙圈
另外也做了支撐Cherry鍵盤軸的開關面板,一樣使用鋁合金
單邊長14mm的正方形,厚度1.5mm 都是Cherry官方制定的標準
第一次向相關業者訂金屬製品,不知道可以加價進行表面處裡 (雖然很貴)
面板刮痕醜陋無比,自己拿砂紙磨成髮絲紋是很累的...
EVGA X99 FTW K 主機板準備上機,穿插一些開箱照片
定位主機板銅柱是最累的工程,因為螺絲全部都藏在主機板底下
必須移除主機板才能調整,還要兼顧10個孔位的相互位置
介面卡的固定也用橢圓片
實際組裝後發現,橢圓片會隨著螺絲鎖緊被拖著改變角度
螺絲鎖太緊還會陷入鋁片咬得更死,而且有些部位設計上不允許我加裝華司改善
一邊校正角度一邊鎖緊螺絲變成非常困難的任務,根本是整人的設計
這邊採用2.5"+3.5"+USB 3.0 x2的綜合抽取匣兩個,方便更換
並加上傳統機殼的前置USB2.0與音效插孔
Amphenol反彎頭SATA線拉5條,預留一條一個給未來裝光碟機時使用
用長尾夾固定懸空的各種線
安裝鋁合金腳墊,螺絲是M6規格,但鋁條廠商忘記攻牙
我本來買了攻牙器但使用時斷在洞裡,只好重新訂製攻好牙的鋁柱
絲攻斷掉的原因是我用電鑽一鼓作氣攻了約2cm深,沒加油也沒退屑,算是自己耍蠢
同樣是訂製的OEM高度R4鍵帽也一併到貨了 這裡有賣
大SSD時代的機殼標示不用再寫HDD了,一定要徹底進化成SSD
SSD標誌是這裡來的,電源開關圖是經典的RRoD災情
到時候左邊的按鍵做Reset,右邊做開機鍵
這兩顆鍵帽表面塗層有發現刮痕,跟賣家反應後獲得全額退費
主要零件試組
後來因為選購長度30cm的顯示卡,顯示卡後端會突出機殼
必須重新調整主機板位置,最累的10顆螺絲全部重來.........
示範顯示卡是大跳水的ASUS STRIX-R9FURY-DC3-4G-GAMING
重新調好主機板跟顯卡之後要挑塔型散熱器
先裝上CPU , Broadwell-E 6850K 體積滿大的
我不想用水冷,也不要9cm風扇的小塔散
風扇希望是12cm以上,高度17cm或以下,不卡到第一條PCIe
Noctua網站有相當完整的主機板支援型號可以查詢,可惜都不合用
Cryorig網站提供紙模型下載列印功能相當貼心,可惜也都不合用
再比對過幾家號稱不卡PCIe的塔散後發現,EVGA預留的空間真的比較小
別家主機板可以用的散熱器,在EVGA X99系列都不能用
號稱提高相容性卻淘汰出局的塔散名單有
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IB-E Extreme
Thermalright Archon SB-E X2
CRYORIG R1 Universal
Noctua NH-D15S
經過測量,EVGA X99 FTW K這張主機板
第一個PCI-E擴充槽是做 X16,這裡插顯卡的話
顯卡背板距離CPU中心位置約6cm,絕大部分12cm風扇的塔散都裝不上去
就算鰭片剛好寬12cm也有跟顯卡短路的風險
就算放棄往後IO方向排風,改轉90度往上排也不行
因為進氣風扇離顯卡太近(1cm左右)根本吸不到風來幫CPU散熱
最後找到合用的散熱器有兩款,供EVGA同好參考
Cooler Master Hyper 212 EVO
Thermalright TRUE Spirit 120i
真魂120i應該可以裝但未證實,因為台灣沒有賣,Hyper 212外型太簡潔不得我心
最後我是買SilverArrow IB-E Extreme,然後自己DIY修剪鰭片
CPU處理完換硬碟,這邊採用OCZ RD400 256G
因為要貼散熱片所以先把貼紙給撕了
測試可運作之後貼散熱片 規格62x20x10mm 這裡有賣
無風扇待機溫度 vs 8cm風扇測速溫度
再補上記憶體,終於全部零件都裝上可以開機了
搶在7/29微軟免費升級Win10的最後關頭解除成就
接著裝機殼螢幕 這裡有賣
直接使用New iPad的液晶+HDMI2EDP轉接板,規格2048x1536 40Hz
自己再設計一個外殼
組合!
驅動板電源直接吃主機板風扇腳位的12V,影像用HDMI線繞到後面接顯卡,沒有觸控
後來發現風扇有點吵
倒不是說滾珠軸承的噪音多大,但難免輸新品的油封軸承
拆下泡油也沒改善多少乾脆買新的來換,NSK ISC 3x8x4
換完略有改善但效果有限
但滾珠軸承的壽命當然比較長,反正運轉噪音大部分時間會被風切聲蓋掉,就算了吧
裝到一半發現原本設計的介面卡固定方式不適合顯示卡
不只會歪斜,還有前後高低不平的問題
可以看見顯卡導熱管已經低過SATA座頂端,正常的電腦機殼不應該發生這個現象
所以另外訂了背板來裝,支撐柱就拿之前攻牙斷頭的鋁柱切短使用 這裡有賣
幫我切鋁條的的鐵工廠,收費50塊錢
大致定位完之後製作開關線路,焊接完把線扭成麻花然後火烤定型
再使用長尾夾固定,長尾夾對只有框架的機殼來說簡直是走線神器
接著上濾網,這邊採用PVC沖孔網(孔徑1.0mm)
底部露出螺絲頭,在濾網對應的位置切出孔位穿過固定
我濾網明明買2M,賣家卻幫我切成4x50cm出貨,只好加減先用
效果差強人意,密合度不佳,未來應該加上外框固定效果會比較好
CPU風扇也加濾網,後I/O上方直接鏤空方便排風
前面接好燈號之後我發現M.2介面NVMe SSD在存取時並不會觸發HDD指示燈
因為並沒有經過AHCI控制器,所以燈號要另外拉線,就買了便宜的轉接卡來改造
但改好用沒多久就被我手殘搞壞了,修復過程中又把SSD搞壞了
只好放棄這個便宜轉卡,把SSD貼紙恢復原樣申請RMA..........
辛好OCZ直接寄新的給我,AWP服務非常好用
後來直接換有做燈號針腳的轉接卡
內部組裝大致完成,開始接洽訂製透明外板,首先是左右後方的壓克力
由於尺寸較小,後方開風扇孔造型較複雜等多種理由,無法製作強化玻璃
但又不想使用未強化的玻璃材質所以改用透黑壓克力代替,效果依然不錯
後方壓克力有鎖風扇進氣並加濾網,但忘記拍了
上桌試擺,還需要調整電腦喇叭,螢幕支架位置,高度等
忘記從哪裡拆來的遙控車天線
改裝成滑鼠線架非常好用,好用到會流淚的程度
然後玻璃頂板也做好了,試裝效果非~~~常的好
電腦組裝原本應該在此告一段落,但用一陣子之後發現跑遊戲的效能非常差
Forza Motorsport 6: Apex 畫面張數異常低
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畫面張數異常低
3D Mark
FurMark燒機測試
AMD顯卡跑DirectX12效能低成這樣根本離譜,但軟硬體反覆測試依然找不到問題
顯卡換插槽也無解,效能就是沒起色,決定把快滿30天的R9 Fury拿去原價屋退貨
附帶一提,主機板的24P電源接頭超級無敵緊,不知道是Corsair的問題還是EVGA
後來換MSI RX480 8G又繼續測了幾天才抓出問題,竟然是主機板在搞鬼
首先這是主機板的記憶體安裝說明
我照他建議的方式把4條RAM裝在1357號插槽跑四通道,結果效能很差
之後我又測試了幾種方式
發現只要動用到5678號插槽的效能就會變差,只好把主機板送RMA
但EVGA回應說無法開機直接換新品給我,所以低速的真相依然不明
事後MSI RX480 8G依然退貨處理,買前沒有注意到輸出接頭設計成2HDMI+2DP
不合我需求的1HDMI+3DP 最後換成PowerColor AXRX 480 8GBD5-3DH/OC
順便裝官方解鎖BIOS,再也沒出現問題
但買的時候背板已經取消魔法陣圖案了,補償是送一個爛滑鼠墊(真的很爛的那種)
Reset按鍵少用所以沒有插在正確位置防誤觸(紫色),僅連接SSD燈號(黃色)
整體配置,後進氣扇是TY-143 SQ,殼內轉90度再擺一顆
顯卡背板緊貼塔散,其實背板有圖案也看不見
未使用的PCI-E插槽拿主機板撕下的貼紙貼起來防塵
然後繼續處理螢幕,我選的螢幕是三台acer XZ271
VA 曲面1800R 1920x1080 144Hz Freesync
但我事先買好的螢幕支架高度不足,螢幕的鎖點也偏高
造成螢幕高度偏低,電腦塞不進螢幕底下
只好再畫圖製作三片不鏽鋼轉接板,但廠商沒打洞就寄給我.....
於是廠商重作重寄
螢幕整體高度提升10cm
後面的USB 3.0沒有接線到電腦也可以用於充電,可以在螢幕的OSD裡面開啟
剛好碰到缺貨,等了一陣子才湊齊三台
終於,再難裝的電腦還是有組完的一天,桌布是老婆畫的,原始發布頁面在這
前面板,光碟機本來要報廢的
挖出IDE轉USB接線一測竟然可以讀片,就沿用了
小螢幕顯示的是Rainmeter桌面美化軟體,可以顯示很多資訊
而且有很多漂亮的面板可以套用,畫面上的是NERV UI Rainmeter Suite 3.2.5
也可以擺其他視窗,就當普通螢幕用
開機按鍵最終定案
目前在系統裡面是這樣設定,玩遊戲的時候會開Eyefinity合併成5760*1080
多一台螢幕的用途真的很廣泛(我本來電腦就是三螢幕)
實況三螢幕遊戲之類的還是可以擺聊天視窗或實況軟體監控
旁邊再架個Mic,超完美
最後是開銷表,只列出最近買的部分
可以發現CASE的部分其實一萬就能搞定,沒寫到的小物都歸在這邊,並沒有很貴
所有我設計的東西可以 在這邊下載圖檔 ,適用右邊的創用CC條款
特別感謝巴哈洽眾在我處理效能問題的時候提供各種意見,是討論區,不是哈拉區
另外這篇文章在PTT被推爆了,轉噗也很熱烈,大家可以去湊個熱鬧
PTT 看板《PC_Shopping》 [開箱] 鋁條自組機殼
https://www.ptt.cc/bbs/PC_Shopping/M.1473755441.A.BBA.html
同場加映:規劃配置初期的替身紙板螢幕
--
20170216更新
前陣子Wallpaper Engine這套桌布軟體很熱門,我也做了兩段影片來自用
3 則留言:
:) 機殼都土砲了 好強
請問鋁型材上是有攻牙好讓L型連接件和型材用螺絲固定?
L型連接件內部有螺牙,螺絲鎖進去頂住鋁條
拆卸後的鋁條會留下螺絲的痕跡,唯一有攻牙的位置是裝腳墊的4隻立柱
市面上也有賣哨子型的連接件是要鑽孔的,比較麻煩所以我沒有選用
張貼留言